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河汾讲堂第201期:翻译与近代中国——以鸦片战争前广州谈判的翻译问题为个案
2024-05-06

2024年4月24日晚7点,河汾讲堂第201期在JDB电子游戏平台官网主楼河汾讲堂开讲。本次讲座的主讲人是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中文系兼任教授及博导、文学翻译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王宏志教授,题目为《翻译与近代中国——以鸦片战争前广州谈判的翻译问题为个案》,讲座由JDB电子游戏平台官网魏晓锴教授主持。

afcb81b8ad8d4c62ba10d736f62691e3.png

讲座伊始,王宏志教授着重强调了翻译与中国近代史的关系以及研究意义。他表示“中国近代史研究必然地应该关注翻译”,“作为西方人与中国人的沟通媒介,翻译必然地参与和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随后,王宏志教授以“鸦片战争”为出发点,将《鸦片战争档案史料》、英国国家档案馆所藏英国外交部档案等资料一一列陈,并指出战争前后中英双方完全依赖“翻译人员”进行交涉,但当前学界对翻译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对此,王教授以战争前广州谈判(1840年11月-1841年3月)的翻译问题为个案,通过展现中英往来文书的中英文本以及相关历史数据,深入探讨广州谈判中存在的翻译问题与分歧。

51035f4e734643418f9ffd59b0c6e178.png

为进一步厘清该问题,王宏志教授提出两大问题,一是香港在哪里?二是给予还是割让。关于问题一,王宏志教授通过考察香港历史和中英文方面的文献,发现中英双方在谈判过程中对Hong Kong的理解存在偏差。1840年12月,义律致琦善的文书中关于“香港”一词,“the Island of Hong-Kong”被翻译为“红坎山”。由于中英双方对Hong Kong的不同理解,极大地影响了后续谈判的走向。关于问题二,王宏志教授列出巴麦尊、马儒翰的翻译与理解,二人的对于香港岛的分别给出“永久给予”与“割让”的说法,以及中方谈判代表对于“给予”与“寄居”的理解——“久之渐成占据,贻患将来”进行系统的论述与阐发。对此,王教授表明,谈判中存在误译的情况,对中方造成了误导。正是因为谈判中“香港”和“割让”的翻译有误,概念界定不清,导致中方处于被动局面。王教授指出,“没有关注翻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不可能是全面和准确的”。

讲座最后,王宏志再次强调翻译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关键性,简要介绍相关成果以及研究方向,呼吁大家关注学术动态,利用多种史料开展研究,他表示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0c9922688d0344219c2a34c7ec01dd3d.png

临近结束,魏晓锴教授对此次讲座进行总结,他指出原始史料对于历史学研究的重要性。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外交事件均存在同样问题,新的视角为历史研究打开新的思路,本次讲座不仅厘清了基本学术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带给老师与学生方法论层面的启发。

报告的最后,王宏志教授对现场老师与同学提出的问题一一回应,娓娓道来,现场气氛活跃。王宏志教授此次讲演主要是以“翻译”为新视角,对于鸦片战争中及战后的争论点提出新的思考与阐发,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本次讲座对推动我院在历史研究中进行史料创新以及视角创新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撰稿:耿慧敏

审核:魏晓锴

二审:刘改芳

终审:向晋卫